授课对象:高一、高二学生
课程系列:自然科学
教学材料:自编
授课时间:18节课(每周一节)
课程目标
1、为物理学习优秀生开辟向外发展的第二课堂,鼓励物理学习优秀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比课本深人的间题,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3、第一阶段,以现在高考物理试题为目标,内容以教材为主,突出重点。解决难。并适当扩充;
第二阶段为系统提高,以全国预赛题和决赛的中下难度题为目标、把高中物理分成若干单元,每单元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是对教材的提练、拓宽和加深。增强学生知识的系统性,提高灵活性,为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为综合提高。以决赛中上等难度的题为目标,以专题讲座形式对物理学的基本规律、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进行专题分析。
课程内容、活动安排
第一部分:直线运动(第1、2课时)
一、运动学基础
二、运动学典型例析
1、图像法;2、微元法;3、等效法;4、递推法;5、极限法;6、对称法;7、自由弦运动的等时性及应用。
三、同步练习
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第3、4课时)
一、牛顿运动定律基础
二、牛顿运动定律典型例析
1、钭面问题;2、连结体问题;3、系统牛顿定律问题;4、悬绳问题。
三、同步练习
第三部分:机械能(第5、6课时)
一、机械能基础
二、机械能典型例析
1、涉及绳绷紧的能量问题;2、图象法;3、传送带问题;4、变质量问题。
三、同步练习
第四部分:曲线运动 (第7、8课时)
一、机械能基础
二、机械能典型例析
1、竖直面内圆周运动;2、极值问题;3、运动合成分解问题;4、变速圆周运动;5、钭抛问题。
三、同步练习
第五部分:万有引力定律(第9、10课时)
一、天体运动基础
二、万有引力定律典型例析
1、割补法;2、人造卫星发射问题;3、双星问题;4、变轨问题;5、开普勒行星三定律应用问题。
三、同步练习
第六部分:动量与动量守恒(第11、12课时)
一、动量基础
二、动量与动量守恒典型例析
1、连续射击问题;2、人船模型;3、弹簧问题;4、多过程问题。
三、同步练习
第七部分:振动和波(第13、14课时)
一、振动和波基础
二、振动和波典型例析
<!--[if !supportLists]-->1、 <!--[endif]-->简谐运动的证明与周期计算;波的产生和传播;3、振动的合成;4、近似处理方法;5、多普勒效应问题。
三、同步练习
第八部分:热学(第15、16课时)
一、热学基础
二、热学典型例析
1、理想气体的压强问题;2、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3、热膨胀问题;4、气体实验定律问题;5、相变问题。
三、同步练习
二、电场典型例析
1、叠加原理应用问题;2、均匀带电球壳,实心导体球周围及内部的电势问题;3、电场的能量问题;4、电容器的充放电问题;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