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高级中学课程设置方案
一、课程设置原则
严格执行《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根据“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精神,多样化地设置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结构,科学有序地实施课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实施水平。基于我校办学传统、现实状况和发展愿景,我校通过必修课程校本化建设、知识拓展类课程开发与实施旨在培养学生学术潜能;通过职业技能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兴趣特长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生活的活力。
二、课程设置总体思路
1.优化基础型课程
必修课程是国家对全体学生的共同要求,是帮助全体学生打下坚实基础的根本所在,是基础性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根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精神,我校必修课程的改革重点:通过必修课程校本化,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知识、技能和思维的基础。同时,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讨论、动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得各种定理、定律的同时,也培养起科学的态度和探究,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与能力。
2.完善和深化选修课程
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精神,我校将在现有60多门校本课程基础上,逐步增加选修课的门数,在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等四大类中开发出有学校特色的精品课程,按要求开设相关课程。
3.规范社会实践类、社团类课程
在学校已有的社会实践类、社团类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相关课程,使有条件的社团活动课程化。同时精心地组织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注重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研究相结合,使学生了解一些研究方法和国外中学生课题研究的新进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4.建设自主招生课程
在学校现有的竞赛类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华师大的优秀资源,开发、开设大学自主招生文化课程和自主招生面试课程,拓展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二、必修类课程设置计划
根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每周课堂教学时间不得超过26小时,每学期选修课程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25%。结合我校每课时40分钟的实际,平均每周必修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时间为29节课,我校高一至高三各科必修课程安排如下:
学期 | 必修模块或内容 | |||
语文 | 高一上 | 必修一、必修二部分 | ||
高一下 | 必修二部分、必修三 | |||
高二上 | 必修四、必修五部分 | |||
高二下 | 必修五剩余部分 | |||
高三上 | ||||
高三下 | ||||
数学 | 高一上 | 《数学1》《数学4》部分 | ||
高一下 | 《数学4》部分、《数学5》 | |||
高二上 | 《数学2》部分、《数学2-1》(文、理)部分 | |||
高二下 | 《数学2》部分、《数学2-1》(文、理)部分 | |||
高三上 | ||||
高三下 | ||||
英语 | 高一上 | 英语必修1全部;英语必修2 Unit 1-3 | ||
高一下 | 英语必修2 Unit 4-5;英语必修3全部;英语必修4 Unit 1 | |||
高二上 | 英语必修4 Unit 2-5;英语必修5 Unit 1-3 | |||
高二下 | 英语必修5 Unit 4-5 | |||
高三上 | ||||
高三下 | ||||
政治 | 高一上 | 经济生活 | ||
高一下 | 政治生活 | |||
高二上 | 生活与哲学 | |||
高二下 | 文化生活 | |||
高三上 | ||||
高三下 | ||||
历史 | 高一上 | 《历史(必修)第一册》;《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1-4) | ||
高一下 | 文 | 《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5-8);《历史(必修)第三册》部分 | ||
理 | 《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5-8);《历史(必修)第三册》 | |||
高二上文 | 《历史(必修)第三册》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有关两次世界大战史和联合国的内容(侧文必修) | |||
高二下文 | 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教学 | |||
高三上文 | 世界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教学 | |||
高三下文 | ||||
地理 | 高一上 | 《地理I》;《地理II》第一、二章 | ||
高一下 | 文 | 《地理II》第三、四章;《地理III》部分 | ||
理 | 《地理II》第三、四章;《地理III》 | |||
高二上文 | 《地理III》部分、《世界地理》 | |||
高二下文 | 《中国地理》 | |||
高三上文 | ||||
高三下文 | ||||
物理 | 高一上 | 物理1 | ||
高一下 | 文 | 物理2、物理1-1(文)前二章、后二章 | ||
理 | 物理2 | |||
高二上理 | 物理3-1; | |||
高二下理 | 物理3-2中的《电磁感应》 | |||
高三上理 | ||||
高三下理 | ||||
化学 | 高一上 | 《化学1》 | ||
高一下 | 文 | 《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 | ||
理 | 《化学2》 | |||
高二上理 | 《化学反应原理》 | |||
高二下理 | ||||
高三上理 | ||||
高三下理 | ||||
生物 | 高一上 | |||
高一下 | ||||
高二上 | (必修1)、(必修2)部分 | |||
高二下 | (必修2)部分、(必修3) | |||
高三上 | ||||
高三下 | ||||
信息技术 | 高一上 | 信息技术基础 | ||
高一下 | 多媒体技术应用 | |||
高二上 | ||||
高二下 | ||||
高三上 | ||||
高三下 | ||||
通用技术 | 高一上 | |||
高一下 | ||||
高二上 | 技术与设计1 | |||
高二下 | 技术与设计2 | |||
高三上 | ||||
高三下 | ||||
音乐 | 高一、高三 | 不作调整 | ||
体育 | 高中 | 不作调整 | ||
美术 | 高二、高三 | 不作调整 | ||
专题教育 | 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部规定普通高中必须组织开展的各类教育内容(平均每学期6课时) | |||
注1.由于物理、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在每年的6月份,因此,我校初步计划,新高一在第二学期初实施文理分科,文科通过适当减少历史、地理教学课时来增加物理、化学教学课时,让文科学生在高一学年参加物理、化学的学业水平考试;高二学年参加地理、历史的的学业水平考试。理科高一学年参加地理、历史的学业水平考试;高二学年参加物理、化学的的学业水平考试。
注2.专题教育主要以长短课结合、小学分的形式,长课:主要有国防教育、消防教育等专题,短课:主要利用班会课进行的专题教育。
三、选修课程开设计划
我校坚持规范办学,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培养合格毕业生。我们将挖掘教师资源,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及华师大等高校资源,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促进学生有个性发展;进一步加强社团文化建设,规范社团活动,促进学生有特长发展;通过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及学校的自身资源开发,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坚持以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加深学生道德底蕴为主导内容推进办学实践,坚持“人文见长、德才兼备”的办学特色。
1.校本选修课程体系的设立
选修课类别 | |
知识拓展类 | 根据必修课程与学科专业类选修课程的逻辑顺序,科学合理地制定课程计划,课程主要包括: 1.参考目录中必修拓展类课程。 2.科学发展史、人文思想教育等其他类课程。 3.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课程、竞赛类与学科入门类课程。 |
职业技能类 | 1.在中职类学校的支持下,开设相关课程。 2.挖掘教师特长,开设机械自动化系列(自动电梯、自动洗衣机、太阳能等)、Photoshop经典应用、几何画板、普通话测试、摄影、花木嫁接、西点制作、十字绣、编织、地方经济等课程。 |
兴趣特长类 | 以美术、体育、音乐类为基本,开发学生兴趣特长类课程。 |
综合实践类 | 学校文化节(红五月活动(5月份)、读书周(11月份)、运动会(10月份)等) |
研究性学习 | |
社团活动(紫薇文学社、世界知识之友社、公民在行动社、英语俱乐部、定向运动俱乐部、绿色行动社、天文社、潮韵书画社等) | |
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 |
2.校本选修课程开设安排
根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精神,学校平均每周开设选修课10节,由于师资的因素,以多课程组合的形式提供学生选择。同时,对每学期每学生选修校本课程种类及数量规定最低要求,其中每学期知识拓展类课程不多于6门;职业技能类不少于1门,在三年内选修课程修习不少于48个学分。2102年下半年已自主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各类校本选修课程有63门,结合学校原有校本选修课程,计划将50门左右的校本课程列入2015届高一第一学期校本课程参考目录。结合学校实际,在三年内逐步完善各类校本课程的设置工作,学校提供各学期、各类校本课程参考目录,计划各学期提供各类校本选修课程数量如下:
选修课程类别 | 知识拓展类 | 职业技能类 | 兴趣特长类 | 社会实践类 | 合计 | ||||
竞赛与自主招生类课程 | 学科入门类课程 | 参考目录课程 | 其他 | 自主开发 | 联合开发 | ||||
高一上 | 5 | 3 | 9 | 6 | 2 | 15 | 10 | 50 | |
高一下 | 5 | 3 | 9 | 6 | 2 | 15 | 10 | 50 | |
高二上 | 4 | 6 | 7 | 5 | 3 | 15 | 10 | 50 | |
高二下 | 4 | 6 | 6 | 2 | 5 | 3 | 14 | 10 | 50 |
高三上 | 5 | 6 | 12 | 3 | 5 | 8 | 10 | 49 | |
高三下 | 6 | 12 | 3 | 4 | 8 | 9 | 42 |
其中,社会实践类课程、部分职业技能类与部分兴趣特长类课程采用长短课结合、小学分的形式。
同时,在现有各学科必修课程校本化的基础,强化各学科对课程体系、课外作业、上课形式等校本化。
海宁市高级中学
2012年8月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